深秋的杭州黄龙体育中心,看台上人声鼎沸,11月4日晚,浙江队迎来本赛季中超收官战,主场对阵上海申花,尽管赛事结果对联赛排名影响有限,但现场观众人数却刷新了纪录——33955名球迷涌入球场,创下浙江队队史中超主场最高上座人数。
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浙江足球市场的显著回暖,也折射出中国职业体育赛事日益增长的吸引力与凝聚力。
破纪录之夜,黄龙体育中心沸腾了
比赛尚未开始,体育场外围已聚满人群,身着绿色助威衫的球迷排起长队,熙熙攘攘向入口涌动,售票窗口早早挂出“售罄”告示,黄牛在人群中穿梭,不断有人上前询价,一位带着儿子前来的父亲说:“听说今天人特别多,我提前两天就在APP上订了票。”
据浙江FC赛后官方统计,本场观众人数达到33955人,打破了2016年10月30日创下的纪录——当时浙江队迎战天津权健,现场观众为31268人。
“我们预料到今晚人会多,但没想到这么多。”浙江队工作人员在赛后表示,“从下午四点开始,体育场周边就出现拥堵,交警部门临时增派了人手。”
看台上,球迷组织“绿魂”拉出巨型TIFO,看台席间不断掀起人浪,比赛第21分钟,全场球迷打开手机闪光灯,星光点点中高唱助威歌曲,场面震撼,最终浙江队与申花2:1结束比赛,以一场胜利回馈现场观众。
七年等待,浙江足球市场迎来爆发
浙江队的球迷基础并非一日建成。
七年前,浙江队尚在中甲挣扎,主场观众常不足万人,2016年冲超成功后,球队一度吸引较多关注,但随后再次降级,市场热度有所回落,2022年,浙江队重返中超,并连续两个赛季获得联赛季军,扎实的战绩逐渐赢回球迷信任。
“球迷文化的培育需要时间,”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徐晓伟表示,“除了成绩,我们还注重与球迷的互动,例如举办公开训练日、球员签名会、青少年足球诊所等活动。”
本赛季,浙江队主场上座率呈稳步上升趋势,俱乐部推出多项惠民举措,如家庭套票、学生票半价、主场周边地铁延时等,降低了观赛门槛,球队风格强调进攻,乔迪教练麾下的浙江队以传控打法为主,比赛观赏性较强,也成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。
中超球市普遍回暖,金牌球市效应扩散
浙江队破纪录并非孤立现象。
2023赛季,中超联赛整体上座率显著回升,根据足球大数据机构统计,本赛季中超场均观众人数已接近2.2万人,较上赛季增长约47%,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九成左右。
多个赛区出现“金牌球市”,北京国安、成都蓉城、天津津门虎等多支球队主场多次出现观众人数超4万的盛况,成都蓉城队今年连续两个主场观众突破4万人,天津津门虎主场平均上座率也创下近十年新高。
足球市场分析师张宇认为:“后疫情时代,观众积累的观赛需求得到释放,各俱乐部愈发重视球迷服务,推出多种主题日活动,增强观赛体验的多样性与趣味性。”
社交媒体也助推了球市热,浙江队本赛季多次因“神级配合”、“绝杀进球”等精彩瞬间登上热搜,吸引许多非传统球迷关注。
社区感与在地认同:足球凝聚城市精神
“我觉得看足球更像一种社区活动,”26岁的杭州本地球迷陈先生说,“我和同事每周都来,在场内唱歌呐喊,压力得到释放,也交到不少朋友。”
浙江队主场比赛日逐渐成为杭州的城市节日,体育场周边餐馆、酒吧赛前常一位难求,带有球队标识的围巾、帽子成为流行配饰,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,将观赛作为家庭日活动。
“足球是现代城市的社交舞台。”社会学者李教授分析,“尤其是在大城市,人们渴望集体体验和情感共鸣,职业体育赛事提供了合法宣泄情绪的渠道,也强化了市民的地域认同感。”
浙江队球迷中不乏从省内其他城市赶来的观众,一位来自宁波的大学生表示:“我下午坐高铁来看球,晚上再回去,浙江队代表我们省,支持它就像支持家乡。”
挑战与未来:如何将“热度”转化为“恒温”
纪录之夜喜悦之余,俱乐部管理层保持清醒。
“一场比赛观众多不难,难的是让更多人成为常规观众。”浙江FC商务负责人表示,“我们面临的是娱乐方式多元化的竞争,观众每次选择来看球,都是对我们产品的认可。”
世界足球市场规律显示,单场观众人数受多种因素影响:对手强弱、赛事重要性、天气状况、周末或工作日等,浙江队本赛季场均观众约1.8万人,虽较往年大幅提升,但与北京、成都等金牌球市仍有差距。
俱乐部计划下赛季进一步优化票务政策,增设不同价位观赛区域,并加强周边产品开发,青少年足球推广也是重点方向。“我们正在与教育局合作,推进‘校园观赛日’,让更多孩子现场感受足球氛围。”徐晓伟透露。
黄龙体育中心也面临硬件升级,建于2000年的体育场设施略显陈旧,停车场容量、座椅舒适度、餐饮服务等均有提升空间,据悉,杭州有关部门已计划对体育场进行新一轮改造,以满足更高标准的观赛需求。
足球之外:职业体育的中国市场潜力
浙江队破纪录的背后,是中国职业体育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《2023中国体育消费报告》显示,中国体育观赏性消费规模较五年前增长近两倍,现场观赛从核心球迷向大众休闲人群扩展,杭州、成都、西安等新一线城市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。
“中国体育产业正从商品消费向体验消费升级,”体育产业专家王分析,“现场观赛的综合体验——气氛、悬念、仪式感、集体共鸣——是屏幕观赛无法替代的。”
职业体育的繁荣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,本场比赛,现场饮料、小吃销售创赛季新高,周边纪念品商店多次补货,体育场附近商家自发悬挂助威横幅,推出球迷折扣,共享赛事流量。
对于正建设“赛事之城”的杭州而言,浙江队的成功具有示范意义,继成功举办亚运会后,杭州计划引进更多国际级赛事,打造城市体育名片,浙江队的火爆球市证明,杭州具备优秀的赛事组织能力和观众基础。
夜幕深沉,黄龙体育中心的人潮逐渐散去,草坪上,浙江队球员手拉手走向看台,向仍未离去的球迷致谢,33955人——这不仅是一个数字,更是浙江足球走向成熟的见证。
终场哨响,纪录定格,但对浙江足球而言,一个新的开始刚刚到来。
评论列表